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调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试点和项目化推进,在村镇治理和产业驱动领域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松江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特大城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探索了新路径和方法。
如何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把中央要求转变为施工图和实景画,松江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当前,河道管理主要还是依靠人现场巡查,预警处置能力有待加强,河道潮夕涨退水位控制调度与农田灌溉抗涝排水没有建立科学对应的关系等;同时,农田灌溉和排水也是依靠人的判断来执行,特别是秧苗早期,家庭农场主需要在凌晨二、三点到田间实施灌溉,与未来农业农村劳动力叠代可持续发展不匹配;此外,田间沟渠效能 (目前沟渠占可耕地面积10%左右)也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法进行改造与提升。
河道管理和农业灌溉,从传统模式升级为数字化管理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
1、设立专项资金。可率先选择松江区农业农村数字化基础较好的涉农街镇先行先试,建立区域性的河道河网三维数字底座(平台),开发河网生态及水资源日常巡查管理、调度、预警、处置以及服务农田灌排溉的数字化应用子模块,同时对农用泵站、农田灌排水进行管道化、可控化、自动化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松江区农业农村数字化生产和治理能力,打造g60数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全国标杆。
2、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河道水资源调度与农田灌排水协同能力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水务局、农业农村委、气象局等单位要加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形成上下联动、政企协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争取在2024年度先行先试建立样板试验区,条件成熟后全区推广。
3、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规划协调者与投资方的角色。要出台相关政策,树立导向,吸引科研院校、国资国企、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源和资本聚焦农业农村,投身乡村振兴相关领域,打造多元化参与的社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