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泗泾镇新凯二村新家园路140号门前洋溢着暖意与欢笑——由助餐点改造而成的社区食堂试运营。从此,家住向阳桥居民区及新凯一村等周边的老年人,步行几分钟就能吃上热乎、实惠的饭菜。这个看似普通的食堂,承载着辖区3万多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期盼,也凝结着镇人大代表察民情、解民忧的履职担当。
“我们这边老人多,走到最近的社区食堂要半个多小时,实在不方便。”在镇人大代表日常走访选民时,向阳桥居民区不少老年居民向代表们反映。向阳桥居民区位于泗泾镇最西端,下辖四个小区,毗邻新凯一村、新凯二村两大居民区,三个居民区居住人口近3万余人,辖区老年人对老年助餐的需求较大。
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人大代表的“履职大事”。镇人大代表黄丽芬、姚佳懿将居民的心声转化为一份扎实的建议:在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提出“关于利用原有助餐点增设社区食堂的建议”,在多次走访调研后,也给出了科学的建议内容,就是将新凯二村新家园路140号的原助餐点改建为社区食堂。该处为居委会配套用房,面积约300平方米,区位辐射广、改造基础好,是解决周边老人就餐难题的“最优解”。
代表建议提交后,镇人大高度重视,于2月8日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建议件由镇社事办承办。2月19日,周建平、黄丽芬、姚佳懿三位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现场调研,与社事办共同研判改造方案。从确定空间布局、完善适老设施,到协商运营模式、核定餐标价格,代表们紧盯每个环节,确保食堂“建得成、用得好、留得住”。
短短数月,助餐点成功“升级”:宽敞明亮的就餐区、整洁卫生的“明厨亮灶”、防滑扶手与爱心专座一应俱全。食堂每日提供十余种荤素搭配、软糯适老的菜品,60岁以上居民还可享受普惠价格。开业当天,不少老人结伴而来,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以后再也不用为做饭发愁了!”一位年近八旬的独居老人感慨道,“走几步路就能吃到可口饭菜,还能和老邻居聊聊天,太方便了。”
一餐一饭系民生,一举一动见初心。新凯社区食堂的建成运营,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在这里,人大代表的初心与群众的期盼同频共振,政府的作为与基层的需求紧密对接,共同托起了居民“家门口的幸福餐盘”。
责任编辑:泗泾镇人大